《柳州日报》头版报道“广西工人先锋号”白莲机场航站楼项目部
5月10日,《柳州日报》在头版以《将“小麻雀”铸成“金凤凰”》为题刊文报道了“广西工人先锋号”建工五建白莲机场扩建工程项目部团队的幕后故事。白莲机场航站楼“高颜值”的背后,凝聚了项目团队的心血和汗水。下附报道全文:
将“小麻雀”铸成“金凤凰”
——记“广西工人先锋号”建工五建白莲机场扩建工程项目部
流线型的现代造型、上下两层的巨型屏幕、花草繁茂的中庭花园……走进柳州白莲机场航站楼,旅客不禁被眼前配套设施齐全的航站楼所惊艳,身心愉悦地感受登机体验。旅客眼中“高大上”的航站楼,却曾经因矮小简陋、外观陈旧,被市民戏称像个“汽车站”。这华丽嬗变的背后,凝聚着荣获2018年“广西工人先锋号”的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柳州白莲机场航站楼及配套设施扩建工程团队的心血和汗水。
“老机场的航站楼一直被市民诟病,要想让‘小麻雀’回炉重铸成‘金凤凰’可以说困难和挑战并存。”白莲机场航站楼的扩建项目落在了广西建工五建一支平均年龄仅有25岁的25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肩上。回忆起工程建设的初期,项目经理梁高群用“艺高人胆大”一词来形容。
做一个项目出一批人才、做一个工程创一个品牌。正是秉承这个理念,从2015年4月25日工程开工伊始,项目工程便以创广西最高质量奖为目标进行施工建设。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工人,只要做好一个项目,就能出2-3个项目经理和工程带头人。”梁高群表示,项目部每接收一批新员工,都采取签订师徒合同的办法,营造师带徒、徒帮师的浓厚学习氛围,老员工通过对新上岗、转岗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将绝技绝活、工作流程、管理方法传授给新员工;同时,老员工向新员工学习电脑网络知识。通过互补让新老员工都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责任,更好地在施工中对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进行控制,为项目部向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机械冲孔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大跨度钢结构,项目部在工程中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使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6大项10子项,工程自主创新的2项工法被评为企业级工法。仅用时604天,白莲机场航站楼便凤凰涅槃高颜值亮相。
柳州市第二十七届建设工程质量“龙城杯”奖、2016年度广西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成果二等奖、2017年广西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第二十届第二批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细数这项工程的“硬实力”,每一项成绩的背后,正是项目团队以高水准、高要求所打造的精品牌,他们坚信:让更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才能吹响更加嘹亮的“先锋号”。(阎翔)
柳州日报头版截图
项目图片